普法宣传
时间:2023-11-15 14:45:55 来源:上游新闻 作者:苑林 点击数:125
近日,四川巴中市南江县新发现的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、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,被当地村民信众以“还愿”为由用颜料涂抹“毁容”,一些川渝地区的文物爱好者也发文表示惋惜。14日,记者从当地文保部门获悉,该处造像是2021年才发现,还未纳入文保单位,虽然设有监控和大棚保护,但因地处偏远,发现情况时已来不及制止,目前正在邀请相关专家论证,尽力修复恢复原貌。
重庆的文物爱好者宋先生(化名)告诉上游新闻记者,自己是12日深夜得知的消息,13日才得到证实,“伫立了1400多年,被老百姓毁掉,令人难以接受。”成都的文物爱好者蒲先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,这处摩崖造像位于著名的米仓古道上,自己是9月份到当地考察了这处造像,“当时就已经搭了彩钢棚,安装了监控,听说出事后,当地文保部门也赶到了现场。”
近日,四川南江县一处北魏晚期营造的摩崖造像被涂抹,图为涂抹前。 受访者供图
14日,上游新闻记者致电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,一位工作人员介绍,这处摩崖造像一直建有棚子和监控,目前中心正在开会处理此事,“会尽力恢复原貌。”
近日,四川南江县一处北魏晚期营造的摩崖造像被涂抹,图为涂抹后。受访者供图
工作人员介绍,涂抹造像的“都是些七八十岁的老太爷,说是为了给菩萨还愿,我们也不好处理,只有批评教育,目前正在研究下一步怎么处理。”
对于造像能否恢复原貌,工作人员表示,涂抹造像的颜料主要是丙烯类,目前已经邀请相关专家论证,“应该是可以恢复的,我们也会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,也通过媒体呼吁大家提高文物保护意识。”
当地另一座被涂抹的摩崖造像。图为涂抹前,受访者供图
此外在四川广安、资阳、内江等地也存在类似情况。位于广安市经开区的金凤山摩崖造像,开凿于宋代,1994年当地群众自募资金对造像的残缺部位进行了修补,并涂上红、蓝、青三色油漆。位于内江市资中县的罗汉洞,建于宋代,1998年,当地群众自筹资金对罗汉洞内“拈花微笑佛”进行装彩重绘,目前,其余造像无妆彩重塑现象。此外,核查中还发现四川资阳市雁江区的半月山摩崖造像,佛足部分有人为刻画痕迹。
当地另一座被涂抹的摩崖造像。图为涂抹后。受访者供图
据四川日报报道,以大足石刻、安岳石刻为代表的川渝地区石窟,被称为中国石窟艺术的下半阕。在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的大背景下,四川省文物局已经摸清,全省现存石窟寺2134处,数量居全国第一。目前相关保护力量也在加强,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等机构相继成立,重点工程落地落实,近年投入石窟寺保护专项资金近3亿元。
来源:上游新闻
编辑:苑 林
复审:王 彬
终审:许世新